close

 

本來幫雜誌社寫的稿子..這是沒被錄入的前言
拿來放在部落格 曬曬好了...
如果大家想看後半段..請去翻翻典藏古美術2008年9月第192期   "明清肖像˙像應神全"喔~~ 
(廣告一下..呵呵)



明清
人物畫之嬗變

 

明代中葉以後,隨著資本主義萌芽、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新興工商業和城市人口比例不斷地增長,中國傳統的封建社會產生前所未有、鉅大的變遷。在如此變動的時代,整體社會瀰漫著近利好名的風氣,不僅商人地位較諸以往「重農抑商」的時代顯著提升,成為一種新的消費階層,傳統文人也因受到明代開國以來皇帝的壓抑,政治生態腐壞險惡,導致「入仕為官」之核心價值崩解,因而轉向自我聲名或生活的經營。文人、商賈和士庶百姓之間階級分明的界線逐漸被打破,人們對於自我價值追求和生活享樂的重視成為一種時代主流的趨勢。

 

在人物畫與肖像畫上,最能反映明中葉以來社會變遷、商人階層的崛起、以及個人自我認同的新時代價值取向。人物畫或肖像畫除了像過去傳統一樣,提供紀錄、鑑誡、儀式祭祀、宣示道統或裝飾等基本功能之外,更積極的作用,是作為畫家、像主或是贊助者塑造自我形象,傳達在社會脈絡中足夠辨識個人身份的重要訊息,和交遊圈中往來唱和、聯絡情誼的媒介。還有成為畫家、像主或是贊助者用來表達個人內心思緒與情感,自嘲自況的象徵,或是用以嘲諷社會、政治,宣洩不滿情緒的管道。

 

明中後期的人物及肖像畫相當豐富多元,在技巧上除了延續唐代吳道子「吳帶當風」、宋代李公麟「白描」或兩宋院體的傳統,也加入明代「浙派」豪邁奔放的風格。人物畫發展至明末清初,因為受到西洋畫法的刺激和影響,畫家也將西洋畫法揉合掺入中國傳統技法中,讓各式各樣的風格交替使用,呈現出一種集大成的風貌。由於民間對於肖像畫需求的增加、市民階層品味的興起、以及人物畫功能的擴大,直接促成明、清二代人物畫與肖像畫的蓬勃發展。明代中葉以來,著名的人物畫家與肖像畫家輩出,如「浙派」畫家吳偉、張路、「明四家」中的唐寅、仇英、由沈周、文徵明領導的「吳門」畫家、道釋畫家丁雲鵬、被譽為「南陳北崔」的陳洪綬與崔子忠、「波臣派」肖像畫家曾鯨及其弟子張遠、徐易等。到了清代,則有宮廷畫家焦秉貞、冷枚、丁觀鵬、金廷標,仕女畫家改琦、費丹旭、肖像畫家禹之鼎、顧見龍、丁皋、華冠、及「揚州八怪」華喦、金農、羅聘、清末「海派三任」任熊、任薰和任頤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ydo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